大本营出事-《明末开山刀》


    第(3/3)页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山西就是他的大本营,如果大本营丢了,他就损失惨重了。

    他绝对不允许他人染指他的大本营。

    崇祯三年,四月初。

    王则之回到大同,他的府内各将领齐聚。

    洪承畴为三边总督之后,大力剿匪,他不像杨鹤,也不像陈奇瑜。

    洪承畴不仅大力剿匪,且并杀降。

    王左挂降而复叛,被洪承畴诛杀。

    当时被其杀掉的投降流寇多达数万。

    洪承畴深知流贼喜欢诈降,养精蓄锐一段时间后便会再反。

    明朝多次对贼军剿而不死,就是因为这种诈降。

    洪承畴在这方面是颇有先见之明的。

    明廷无力养活大批饥民,已就抚者,纷纷再起。

    加之延绥、甘肃兵马进京勤王,使得流贼趁势而起,有越来越多之势。

    洪承畴面对如此境况,总督三边兵马,对这些反贼开始大杀特杀。

    流贼不堪洪承畴的高压屠杀,纷纷东渡黄河,逃到了山西。

    这也是宋统殷渐渐力竭的原因。

    据最新情报,东渡山西的流贼首领,王子顺,攻陷蒲州,分兵二路,东攻赵城、洪洞、汾、霍;西攻石楼、永和等,号横天一字王。

    于此同时,另有一贼首名王嘉胤,携数万之众,由神木东渡,紧随王子顺之后,直奔榆次而来。

    王则之看着地图,指着榆次、寿阳、盂县、方山游击营。

    他认为,王嘉胤的目标不可能是太原。

    太原府城高池深,强攻是绝对打不下来的。

    榆次、寿阳、盂县、方山游击营反而更容易攻打。

    王则之决定先把王嘉胤的兵马灭掉,再南上除王子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