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营出事-《明末开山刀》
第(2/3)页
王则之送了宋统殷十万石粮食(红薯)就是最好的证明。
朝臣们如同溺水的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虽然宋统殷督率明军奋力迎战,然而,毕竟农民起义已成气候,农民起义军不断发展壮大,山西全境多数城池被夺取,宋统殷坚守太原待援。
战局失利,加之朝臣们纷纷弹劾诬陷其有“杀贼者抵死”不战之令,遂被罢免巡抚之职,结束了官场生涯。
“梁廷栋。”
“臣在。”
“朕早就下过旨意,令你加强西北边防,剿灭陕地流贼,现在流贼都快肆虐山西了,你是怎么布防的?”
朝中们逼着崇祯把宋统殷撸下去了,崇祯一肚子火,只能跟兵部尚书梁廷栋发了。
“皇上,皇太极兵临城下,前任兵部尚书王洽,急令各路兵马进京勤王,原本派到山西边关的兵马现在还在蓟门至永平一带,清缴金兵余孽呢。
臣有罪!”
梁廷栋先是解释了一番,随后跪了下去,把这个过错承担了下来。
“现在朕还有何人可用?啊?”崇祯很生气,一抖衣袖,在大殿上走来走去。
“皇上,臣以为镇北伯可用,镇北伯王则之不是已经送上捷报,蓟镇无忧了吗?不如把他调回山西,正好他原本就是山西总兵,令他回援,理所应当。”
梁廷栋跪在地上建议道。
“蓟镇现在是无忧了,要是镇伯刚走,皇太极又打回来,应当如何啊?”崇祯问道。
“臣听闻,镇北伯拥兵数万,皇上可命他分一万兵马驻守蓟镇,带着其他兵马回援。”
“嗯,如此好是好,可是如果他再立功,就得封侯了啊。”崇祯不知在想什么,心不在焉的
说了一句,随后陷入了深思。
满朝大臣闻言,立刻眼观鼻,鼻观心就当没听到一样。
“现在朕手里能打的就一个王则之,这可怎么够用啊。”崇祯起身来回走动,自言自语道。
“来人,速去传旨,命王则之回援山西,剿灭中原流寇。”
“遵旨。”
“退朝!”
崇祯下完旨,急匆匆的下了朝。
满朝大臣,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一个个都被崇祯的话吓破胆了。
他们知道,崇祯虽然用了王则之,实际上他的心里已经对王则之产生了不满,甚至是怀疑。
正在建设蓟镇的王则之领旨,留下齐奇驻守蓟镇,立刻马不停踢的带着兵马回到了大同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