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种子-《明末开山刀》
第(2/3)页
王承恩闻言面色一变,赶紧低下了头。
他知道崇祯疑心的毛病又犯了,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触犯了他,都不会有好下场。
......
王则之夺下大同府之后,先是把他麾下的兵马齐聚大同府,时刻准备抵御朝廷的反扑。
接着,他把四州七县的兵马进行了整编。
崇祯时期吃空饷的情况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了。
大同府内记载每县至少有一千守兵,实际上连三百都没有。
这两百多人也不过都是一些面黄肌瘦的弱兵。
州城记载的是五千人,王则之经过统计,四州的兵马加起来,都不到一万人。
也就是说每个州的兵马连两千五百人都没有。
虽然州城的兵马人数不多,好在他们的身体素质还在,并不是一些老弱病残,要不然王则之就亏大发了。
王则之准备和崇祯大干一场,但是他不想殃及百姓。
所以,他命建设兵团,把这些百姓登记起来。
他告诉百姓们,他们来王则之这里登记之后,就是自由身了。
不管他们以前是奴仆,还是佃户,只要从他这里登记过后就是军户了。
成了他的军户,每人每月都能在他这里领五斗粮食,还有一亩良田,领了田地之后,一年内免田赋。
没错,王则之打算按人头,把这些贪官污吏、恶绅奸商侵占的田地和粮食分发到百姓手里。
并不是王则之仁慈,而是他在想以后的事情了。
如果他和崇祯对战失败了,他就能留下一些种子。
这些种子能给这个世界的人们带来希望,这个希望就像他没穿越前生活的地方一样美好。
除此之外,王则之还打算做一下兼并。
他要把一些又小又偏僻,没有水源的堡城、火路墩撤消,把那里的百姓集中到大的堡寨里去。
优先兼并的是四州七县,因为四州七县的城池最大,设施最完善。
其次就是大同前、后卫,大同左卫、云川卫,大同右卫、玉林卫,阳和卫、高山卫,天成卫、镇虏卫,平虏卫,威远卫,井坪千户所等十三卫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