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皇上,大明江山缺了一半,臣斗胆推测,应为西北陕西饥民造反作乱了。” 王则之一副忠心耿耿,大义赴死的模样,抬起头铿锵有力的说道。 其实,王则之心里也在打鼓,他还没收到陕西那边的情报。 只是依时间推算,这个时候王嘉胤应该起事了。 “兵部尚书,王洽。”崇祯阴沉着脸,问王洽。 “臣在。”王洽出班。 “近来陕西可有贼寇?” “禀皇上,自皇上登基以来,陕西承宣布政使司,除却天启年间的王二之祸,近来并无新的贼寇。” 听完王洽的回禀,崇祯更加不高兴了。 因为在他看来,这个梦就应该是个吉兆,可是王则之倒好,初次上朝就让他难堪,他在内心里已经不再看重王则之了,在他看来王则之是个沽名钓誉,好出风头之徒。 “大同总兵,王则之,你还有何话可说?” 崇祯是真的不高兴了。 “请皇上恕末将无礼,末将不得不冒死进言。 皇上有所不知啊,末将赈济流民无数,从流民口中听闻,陕北地区久旱不雨,草木枯焦,赤地千里,饥民外逃,饿殍遍野。千军万马 陕北百姓死毙愈多,草木尽,人相食,农民皮骨已尽,救死不瞻。 但朝廷不但不减免租赋,赈济灾民,反而增派所谓新饷、均输等赋役,严令官吏督责。 饥民迫急,人人迁怒,欲反官豪,以求生路。 皇上若不严防陕西贼寇之乱,必将行成大祸啊。” 崇祯阴沉着脸,一言不发,这些事他听马懋才说过,此刻又一次从王则之嘴里听来,他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毕爱卿。” “臣在。”户部尚书毕自严出班。 “朕记得,朕从皇银之出下拨三十万两用以赈济灾民,为何陕西灾情仍旧如此糜烂。” “皇上有所不知啊,陕西赤地千里,十河九旱,饥民甚多啊,三十万两杯水车薪啊。” 毕自严出班跪在地上,悲声痛呼。 “皇上,据末将所知,此间有猫腻啊。”毕自严刚说完,王则之噗通一声五体投地状爬在地上再次进言。 “说。” “据末将从陕西逃来的流民口中得知,皇上赈济灾民的三十万两,被各级贪官污吏层层盘剥,真正到百姓手里的不足三万两。 三万两对于陕北一地,确实是杯水车薪啊。” “你一个武官,朝堂乃君臣议政之所,你怎么敢在圣驾面前如此无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