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去-《明末开山刀》


    第(2/3)页

    “知道悔改还有救,你要是再去当奴才,那才是真没救了。”

    张大爷是为数不多,知道张仨儿老底的人。

    “饿了吧?”

    “我熬了粥,你去尝尝。”

    “那我就不客气了。”

    张仨儿熟练的来到锅灶旁,掀开锅盖,闻了闻。

    熟悉的香味,熟悉的菜叶子,他忍不住用手指戳了一口。

    “嗯,熟悉的盐巴。”

    “谁让你用手了,干净不干净,别刚上了茅房又跑过来偷吃。”张大爷出现在张仨儿身后,在他后脑勺上狠狠拍了他一巴掌。

    张仨儿就这毛病,每次都喜欢偷吃,还有一次上了茅房就跑过来偷,被张大爷抓个正着,因为这事儿,被大通铺的家人笑话了好久。

    “嘿嘿嘿...”

    张仨儿和张大爷两人,吃饱喝足,打了个饱嗝,靠着墙根休息了起来。

    “本家,他们人呢?都哪儿去了?”

    “这个说来话长,我慢慢跟你说,这要从你收了粮票以后开始说起...”

    张仨儿听到张大爷又说他收粮票的这事儿,不由得红了脸。

    “没有粮票了,咱们没有救济粮了,镇北伯也说了,去年是为了防备皇太极来抢掠咱们,他害怕咱们被饿死,这才发放救济粮。

    咱们大同府那得有多少人啊?吃了镇北伯一年呐,咱们哪里还有脸赖镇北伯。

    哎呀,只是这么一来咱们就都没有吃的了。

    幸亏,你给咱们的银子够多,咱们用这些银子挺了些日子。

    这时候,大同府各处出现了很多商人,他们招什么工匠,苦力,不仅管饭,还发工钱。

    这跟你去别人府里为奴,为仆可不一样。

    他们要是不想干了,随时能走,而且还结算工钱,你就是干了一天,都给你结算一天的工钱。

    我活了大半辈子,还从来没见过这种好事儿呢?”

    “不是,本家,这跟他们不见了有什么关系呢?”张仨儿打断了张大爷的话,不解的问道。

    “年轻人呐,就是毛燥。

    这么好的事儿,上哪儿找去,他们一听就都去了啊。”

    “真有这么好的事儿?不会是骗人的吧?”

    “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啊?这事儿可是有镇北伯做担保的,谁敢骗咱们,谁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镇北伯,那是什么样的存在?

    我听说,镇北伯都打到金人的家门口去了,抓回来数都数不清的金人俘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