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明末开山刀》


    第(2/3)页

    围点打援,这种战术也是皇太极进攻明朝时所用的。

    皇太极缺少攻城经验和重型火器,面对坚城往往采取靠内应、劝降、引诱明军出战等办法,努尔哈赤攻下开原、铁岭、广宁,都是用的这些办法,但在袁崇焕坚守的宁远,老办法失效后,绝对优势的后金军还是无法攻克宁远。

    皇太极自己,也在宁远和锦州沿用努尔哈赤的办法,继续强攻,结果是连吃两次亏,损兵折将。

    进入中原,后金军攻城能力的短板暴露地更加明显,像京师这样的巨城想要靠人命堆上去根本不现实。

    一路走来,皇太极对这个问题看得更加明白,他开始在战术上谋求解决之道。

    皇太极发动己巳之变,一改之前强攻的办法,凡遇城池他就采取挖壕沟,严密围困的打法。

    明军无法突围,援兵又被早有准备的八旗军连续歼灭,坚守城池粮草不足,无可奈何只能出城野战,但凡出城野战的都会被皇太极的大军吃掉,毕竟守城的兵马没有皇太极的兵马多。

    这也是皇太极能够一路直逼京师的一个原因。

    王则之把杨国和小六子叫来,进行了一番密谈。

    当晚,王则之犒赏全军,将杨国缴获的敌人牛羊杀了给军士们开了开荤。

    崇祯二年,十月二十八日。

    小六子率一万精锐进入铁岭卫和安乐州的中间地段,他要切断铁岭卫、盛京和安乐州的联系。

    杨国率大军从正面压向安乐州。

    王则之坐阵塔木鲁卫,确保他们后勤不失。

    王则之之所以要急着打下安乐州,一是因为他已经夺下科尔沁和克什克腾部的驻牧地,只要打下了安乐州,他的粮道就不用再从北面绕道了。

    打下安乐州之后,他的粮道就能从克什克腾部的驻地,经科尔沁驻牧地,直达安乐州城池。

    有了这座城池为基础,他就可以夺下安乐州南边的铁岭卫。

    明朝时期,在银州设铁岭卫,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徙铁岭卫于沈阳、开原间古银州之地,境域南部属辽东都指挥使司铁岭卫,西部属辽河套扶余卫,北部属三万卫。

    夺下铁岭卫,盛京城就暴露在了他的兵锋之下,他随时可以直逼盛京城下。

    不过,王则之并不打算这么干。

    他的计划是先夺安乐州,再得铁岭卫,接着向西夺下广宁后屯卫,再向西夺下义州卫。

    夺此四城之后,他就可以一路向西,最终和山海关的明军汇合。

    等到了那个时候,他就不用冒着全军覆没的风险,继续在后金的地盘上浪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