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兵溃散-《明末开山刀》
第(2/3)页
在京师布防的这段时间内,有一支援兵还没发挥作用就溃散了。
这就是距离京师最近的宣府援兵。
宣府巡抚耿如杞得知京师危机之后,自告奋勇,带着他的抚标营精骑,还有张鸿功的八千精骑驰援京师。
等他们到达京师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二十六了。
按照明朝的规定,军队在到达驻地的当天不准开粮。
耿如杞和张鸿功率领的精骑到达京畿地区,还没有来得及休息一下,就被兵部叫去驻守顺天府的通州城。
这二人还算得上恪尽职守、忠君爱国,接到命令后,二话没说,就率领队伍奔向通州城。
他们刚刚赶到通州城,兵部又叫他前去防守昌平城。
做臣子的就得服从命令,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去昌平!
可兵部朝令夕改的本事实在太强了,他们刚跑到昌平,兵部又叫他前去驻守良乡,真不明白兵部这些人是不是吃饱了没有事情做,拿张鸿功寻开心。
怎么说呢?
通州在京城东南,昌平在京城正北,良乡在北京西南。
三地间距在百里之上,别说士兵受不了,就是战马也受不了。
他们二人统率的军队三天换了三个地方,每个地方都没有待够一天,驻地官员自然不会开粮仓给他们粮食。
两人的队伍饿了三天肚子,怎么办?
耿如杞不说话,张鸿功就开始纵部劫掠,抢百姓们的粮食来吃。
耿如杞麾下的抚标营同样饿坏了,他们饿红了眼,就跟着张鸿功的队伍一起开始抢掠,耿如杞见状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崇祯听闻此事之后,龙颜大怒,金兵还没到,他的兵却已经开始抢掠百姓了。
崇祯认为,这些兵马之所以会四处劫掠,完全是张鸿功和耿如杞没有约束好士兵。
于是崇祯立即命令锦衣卫缇骑,将张鸿功与耿如杞逮到了北镇抚司诏狱。
统帅都被抓了,宣府援兵一下子慌了神,要知道实施抢掠的就是他们这些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