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战斗力-《明末开山刀》


    第(2/3)页

    他们在寨头摆满了滚石擂木,如果强攻,王则之必然要损失惨重。

    “弗郎机炮分为三个批次,昼夜不停,给我轰他一晚,我就不信了,这群人是铁打的不成。”

    王则之举起单筒望远镜,借着寨墙上的火光,看清了城上的布置,在他发现城上没有火炮之后,他打算以火器攻城,而不是以人命去堆填。

    号声、鼓声响个不停,依着号令,军士们开始列队进攻。

    很快,有盾的轻骑护送着火炮手,向着攻击位置推进。

    无盾的轻骑持弓保持着警戒,其他人各司其职,纷纷忙碌起来。

    待火炮到达攻击位置之后,王则之下令道:“开炮!”

    命令开炮的烟花升空而起,火炮交响曲骤然响起。

    “轰隆隆~”

    弗郎机炮射速快,它们的炮声连成了一片,轰向了守寨的敌人。

    寨墙上的敌军听到炮响声,顿时一片慌乱。

    那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火器,以冷兵器和血肉之躯抵抗火器只有死路一条。

    这是一场不对等的战争。

    事实上,到崇祯时期明朝的军事力量还是十分强大的。

    要知道明军引以为傲的火器部队,曾一度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把十几万的窝(wo)军送到大海里喂鱼。

    可是,为什么如此强大的明朝就是打不过只有十几万人兵马的后金呢?

    这是因为明朝末年党争不断、正治腐败、君队腐败,加剧了体制的腐败。

    明军内部拥有大量的火器不假,但在各种腐败的情况下,这些火器的质量变的非常差。

    明军火器质量差在戚继光时期就存在了,在他自己的《练兵实纪》有记录到明军的火器弹药和枪的口径不匹配,即使弹丸放得进去,点火装置又不好用,效率极低。

    在戚继光时期的明军的火器就存在如此严重的质量问题,到崇祯时期更是雪上加霜。

    如果崇祯有足够的手段和力量,能够整治一下腐败的问题,也许还不会到了亡国的地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