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价-《明末开山刀》


    第(2/3)页

    王则之以专业的口气告诉李络克,铸造大炮之所以会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废品率,最大的原因就是炮管内外的冷却速度差距问题。

    由于冷却速度的差距,炮管的材质有一点瑕疵,或者有一点不均匀,就在冷却的时候,由于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痕。

    这还是王则之手里掌握的铸炮技术不先进的原因,据王则之所知,葡萄牙人的铸炮工厂已经解决了这一难题。

    他们的报废率绝对不超过百分之五十,所以,他认为李络克的报价太高了,他在杀黑。

    王则之考虑到他们葡萄牙人铸造火炮的材料,需要远渡重洋不远万里的从西方送过来,算上材料费,运费,加工费,报废率,一门加农炮顶多出一千四百两,不能再多了。

    李络克听了满脸黑线,他在大明朝卖了这么长时间的火炮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砍大刀的。

    其他地方的明朝官员听到他的报价之后,从来不会还价,甚至他们自己还会往上加钱。

    让他配合着把价格报高,当然,他拿到手里的银子并不会有那么高。

    那是因为,明朝的官员们要虚报价格贪没一些油水。

    李络克听的一愣一愣的,他在怀疑王则之偷偷潜入过他们的工厂,这才知道了这些内幕。

    要不然,他不会把价格掐的这么准。

    “不可能,你不知道,你不知道我们铸一门加农炮的成本有多高。

    我们从澳门把火炮给你送过来,你不知道这一路上多么危险,要不是有大商队陪同,我都走不到这里。”

    李络克当然不愿意以这么低的价格卖给王则之,他被王则之揭了老底一下就激动的站起来咆哮。

    他真的被王则之砍价的大刀砍懵了。

    “哎,不要激动,咱们慢慢谈嘛是吧,生意嘛,讨价还价就这么回事。”王则之悠闲的喝了一口茶,他把茶杯放下,继续说道。

    “这样吧,考虑到你们运送过来确实不容易,我再加三百两运费。”

    王则之伸出三根手指。

    “不不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李络克伸出双手示意他再加一千两。

    “不不不。”王则之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把他的一只手摁了下去。

    意思是他只愿意加五百两。

    “哦,你不能这么吝啬,你这样,我们是谈不成生意的。”李络克不干,他摊开双手表示他不愿意扯皮了。

    “好吧好吧,咱们各退一步,我出两千五百两,你呢,每门加农炮配一百发实心弹,一百发开花弹。”

    李络克听到王则之把钱加到了两千五百两,而不是他以为的两千四百两,整个人愣了一下。

    当王则之说完的时候,他又满头黑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