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工匠-《明末开山刀》


    第(2/3)页

    在这两片大陆,葡萄牙人的殖民事业保持了一个多世纪的领先地位,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葡萄牙人用坚船利炮横扫一切阻碍,迅速建起一连串基地和商栈。

    当第一艘葡萄牙船只来到明朝的时候,他们就打通了欧洲与明朝的直线贸易航路。

    十年后,他们取得澳门的使用权;1557年又获得该地的永久定居权。

    葡萄牙人把波斯地毯传到印度,摩鹿加的丁香、日本的铜和银运至中国,印度的布料进入暹罗,都通过欧洲船只运输。

    葡萄牙人和后继者们发现这是利润丰厚的收入来源,可以部分补偿欧洲与亚洲的贸易逆差,因为除了银之外,后者的居民长期以来对欧洲所需甚少。

    葡萄牙人以这些基地为出发点,逐步扩张贸易范围,最终使贸易活动远抵红海深处的马萨瓦和波斯湾另一头,在巴士拉办起工厂。

    他们还确保了在细及暹罗的特权地位,并于16世纪40年代成为首批登陆日本的欧人。

    这一贸易网络得到与地方统治者所签署协议的外交支持,也以萄牙海上的优势火力为后盾。

    对于这个葡萄牙人王则之并不是很喜欢,但是他又很眼馋葡萄牙人手里的加农炮和开花弹技术。

    明代中期,部分火炮的炮弹,已由实心弹发展为爆炸弹,这是我国炮弹史上的一次重大发展,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开花弹。

    孝宗弘治年间(1488-1505年)所造的毒火龙炮,是“熔铁为子,虚其子而实之药”,用母炮将飞弹打出200步外,“炸碎伤人”。

    明人在传统爆炸性火器的基础上发明了被称为“毒火飞炮”、“击贼神击石榴炮”等早期爆炸弹,这一时间不晚于西方同期出现的开花弹,而且毒火飞炮还是化学弹头,“内置砒霜、毒药,落地后爆炸,药物和铁壳碎片同时杀伤敌军”。

    但是,明朝的开花弹攻击距离短,危机有限。

    欧洲的开花虽然发明的比明朝晚,但是他们的开花弹威力更大。

    欧洲的开花弹是在铸铁弹体上开一个口,以木制的信管塞住,在信管内装上缓燃火药来引爆。

    炮弹炸开,铁片横飞,能够造成巨大的杀伤力。

    “怎么样?喜欢吧?”牛郎笑嘻嘻的问道。

    王则之的表现太明显了,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他有多喜欢眼前的加农炮。

    “尊敬的将军您好,请容许我介绍一下自己,我是葡萄牙人,我有个中国名字,叫李络克,我的祖上在澳门做生意,我此次前来,是来向您推荐这门加农炮的,我相信您一定会喜欢它的。”

    李络克彬彬有礼的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