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弯弯-《明末开山刀》
第(2/3)页
朝廷讨论认为杨镐熟悉辽东的军事,就起用他为兵部右侍郎,前去担任经略。
杨镐到任后,就申明纪律,征集四方部队,打算大举作战。
到七月份,大清部队由鸦鹘关打下清河,副将邹储贤战死。
万历帝命令赐给杨镐尚方剑,允许他斩杀总兵以下的将官。
杨镐就把清河逃将陈大道、高炫斩了,在军中巡回展示。
这年冬天,各地援兵大批集结起来,杨镐就决定进兵。
当时蚩尤旗这颗彗星有整个天空那么长,彗星又出现在东方,天上发生陨星,地上发生地震,有见识的人认为这些是失败的征兆。
大学士方从哲、兵部尚书黄嘉善、兵科给事中赵兴邦等人都认为部队驻久了粮饷缺乏,就传发红旗,天天催杨镐进兵。
万历四十七正月,杨镐才召集总督汪可受、巡抚周永春、巡按陈王庭等决定,在二月十一日誓师,二十一日出塞开战。
杨镐打算再用朝鲜之战中分兵合击战法,将明军分四路向后金首都赫图阿拉做向心攻击。
兵分四路:总兵官马林出兵开原,攻打北面;杜松出兵抚顺,攻打西面,李如柏从鸦鹘关出兵直奔清河,攻打南面;东南面则让刘铤出兵宽甸,经凉马佃捣后,用朝鲜部队来帮助他。
战中,杨镐举止失措,仅仅坐守沈阳待信,未能及时联络明军四路领军大将,导致不能及时给予增援,且与大将刘挺不和。
号称大兵四十七万,约定三月二日在二道关集合后一起出发,当时天下着大雪,部队不肯向前走,出兵的时间又泄漏出去了。
杜松想立个头功,先期渡过浑河,开到二道关来,伏兵大起,杜松全军覆没了。
马林统领开原部队准备从三岔口出师,听说杜松战败,就停步不前,结营自保。
后金部队居高临下,奋勇出击,马林招架不住,大败而逃了。
杨镐听说后急忙传令想停下李如柏、刘铤的两支部队,李如柏就停止不前了。
刘铤当时已经深入三百里,到了浑河,金军攻打他,但打不动他。
后来就打着杜松的旗帜,穿着他的衣甲蒙骗刘铤。
金军进入他的兵营以后,刘铤的营中大乱,刘铤奋力拼战而死。
只有李如柏的军队得以完整保存,文武将吏前后死去的有三百一十多人,士兵四万五千八百多人,丢掉的马匹、骆驼、兵器就多得无法计算了。
这一战,史称萨尔浒之战。
战败的报告递到朝廷后,京师大震,御史杨鹤上书弹劾他,万历帝没有答复。
不多久,开原、铁岭又相继失守了。
而今,朝中言官旧事重提,纷纷上书弹劾杨镐,希望崇祯帝主持公道,判死杨镐。
万历帝没有杀的人,让崇祯帝杀,崇祯皇帝害怕背负骂名犹豫不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