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整的时机-《明末开山刀》
第(3/3)页
当今皇上生活节俭,末将清楚的记得,初见皇上之时,皇上的龙袍上还打着补丁。
末将对皇上极为钦佩,此话绝无虚言。”
王则之抱拳对着京城的方向,一字一字,认认真真的回道。
王承恩身为宦官,见惯了勾心斗角,两面三刀,尔虞我诈,他听着王则之的言语,感受到了他的真诚。
“哎,王将军啊,实不相瞒啊,当今的朝臣们都瞧不起皇上啊,在他们心里只有两人称得上圣明啊,一个是太祖爷朱元璋,还有一个就是成祖爷朱棣。
他们私下里说当今皇上心胸狭隘,难当大任。
他们瞧不起皇上,就把皇上供起来,他们身为臣子,对皇上毫无敬畏之心。
近日他们都在弹劾于你,他们说你拥兵自重,欺君罔上,到时候朝纲崩溃,君不君臣不臣,孰不知,他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王承恩长叹了口气,放下心里的防线,说了些真心话。
整个大明朝,如果说有人真心实意的瞧得起皇上,那就非他王承恩莫属,现在又多了一个人,那就是王则之。
王则之对崇祯是打心里佩服,说到底,现在的崇祯只不过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罢了。
他靠自己把明朝撑了十四年,已经尽力了。
“请罪书,我会写的。”王则之听完王承恩说的心里话,叹息道。
“王将军呐,你这是用自己的威望维护了皇上的威严啊,皇上说了,只要你认罪了,他就会赦免你的罪,咱们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好,写完请罪书,我就要去东征了。”
写个请罪书而已,就像上小学没写作业的时候写检讨书一样,又不会少块肉。
写个请罪书就不用流血拼杀了,何乐而不为呢。
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写请罪说就是给自己身上抹黑,对王则之来说,这个根本不重要。
面子又不能当饭吃。
“王将军连番征战,劳苦功高,辽东的事情皇上自有安排,就不劳烦将军操心了。
皇上口谕,命你配合五省总督杨鹤守好河套边关,以防陕地反贼逃至关外。”
“末将遵旨。”
崇祯不想王则之立功,王则之还不想长途征战呢。
崇祯不让他出战,正合王则之心意。
不用征战了,他正好可以好好休整一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