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的经历-《明末开山刀》


    第(2/3)页

    明朝当然发现了敕书的威力,就故意通过敕书数量,打压一部分,扶植一部分。

    女真各部落崇尚武力,惹不起明朝,抢其他部落那是没问题。

    谁家敕书多,谁的实力就强,谁就是女真人的领袖。

    想发达,抢敕书,女真部落围绕敕书争夺,血战近百年。

    最后,就养出了奴尔哈赤,这支最强大的女真族。

    海西女真最开始很强,就因为明朝给的敕书多。

    叶赫那拉氏跟爱新觉罗结仇,起因就是抢敕书。

    努尔哈赤的祖父、父亲被明军误杀,明朝补偿三十道敕书,努尔哈赤就感恩戴德了,可见敕书多吃香。

    敕书代表跟明朝贸易资格,代表旱涝保收的财富。

    努尔哈赤从三十道敕书起家,通过兼并火拼,到后来上百道,再到最后上千道,女真部落全部敕书都在他手上,努尔哈赤垄断了女真对明朝贸易。

    明朝中后期,出现银贵货贱的情况,就是东西便宜,白银值钱。就爱 

    这就导致荷兰、西班牙、日本的白银,通过走私贸易源源不绝地流入明朝。

    白银又通过朝贡贸易和马市贸易源源不绝地流入东北女真各部落酋长手里。

    结果就是,海外贸易白银,明朝没得多少利益,这些银子大部分流入东北,滋养努尔哈赤越来越壮大。

    这也就造成了后金各部落首领越来越富裕的情况。

    起初,王先来到杀虎口,他发现塞外战乱不休,前往归化城的道路已经断了。

    于是他打开王则之给他的一号锦囊,里面告诉他如果塞外战乱,直接绕道去金国,等到达金国境内之后再打开二号锦囊。

    早在明末,一些山西商人即以张家口为基地往返关内外,从事贩贸活动,为后金政权输送物资,甚至传递文书情报。

    天命三年,时有山东、山西、河东、河西、苏杭等处在抚顺贸易者一十六人,努尔哈赤皆厚给资费,书七大恨之言,付之遣还。

    山西商人在关内外的贸易活动,对后金政权在物资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后金政权对于山西商人也给予礼遇和重视。

    如果大同关外战乱,那就前往金国,一定会有所得。

    王先听从了王则之的建议,带着一车车煤球和铁炉子,往金国的地盘去了。

    王先带着车队绕道大同塞外,宣府塞外,京师塞外,借道蒙古诸部向东行进一千余里,耗时半月有余终于到达了金国的领地。

    期间,多有遇到塞外蒙古诸部的兵马,令王先意外的是不管是察哈尔蒙古,还是朵颜蒙古,他们一听车商是去后金经商的,二话不说就放行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