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七章:祖先之法-《明末开山刀》


    第(3/3)页

    “哎,这都是咱们祖先传下来的战法啊,而今竟然被明人拿来对付咱们。”

    成吉思汗时期,蒙古骑兵多采用箭雨打击、两翼包抄、佯退、开口、袭扰等战术。

    十三世纪,蒙古帝国崛起时,蒙古的重装冲击骑兵也十分强大。

    蒙古第二次西征时,重装骑兵占整个骑兵军队的百分之四十左右。

    蒙古的骑射手轻骑兵与冲击骑兵相互配合,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

    成吉思汗及其剽悍的将领在战术战法上从不因循守旧,蒙军最常使用的作战方法是在轻骑兵的掩护下,将部队排成许多大致平行的纵队,以一条很宽的阵地线向前推进,各主要部队间由传令兵传送消息。

    当第一纵队遇到敌人主力时,该纵队便根据情况或停止前进或稍向后退,其答卷部队仍旧继续前进,占领敌人侧面和背后的地区。

    这样往往迫使做人后退以保护其交通线,蒙军趁机逼近敌人并使之在后退时变得一片混乱,最后将敌人完全包围并彻底歼灭。

    当发现非主力敌军后,附近所有的部队均以此为目标实施突击。

    如果敌人不多,则由靠得最近指挥官立即率部迎战。

    如果敌人规模太大,无法马上吃掉,那么蒙军主力便在骑兵掩护部队的后面迅速集结,然后高速前进,在敌人还来不及集结兵力的时候就将其分别击溃。

    标准的蒙军战斗队形是由五个横队组成,每个横队都是单列的。

    各横队之间相隔很宽的距离,前两个横队都是重骑兵,其余为轻骑兵。

    在这五个横队的前面,另外还有一些轻骑兵负责侦察、掩护。

    当敌对双方的部队越来越靠近时,位于后面的三列轻骑兵便穿过前两列重骑兵之间的空隙向前推进,经过仔细瞄准后向敌人投射具有毁灭性力量的标枪和弓箭。

    接着,在仍然保持队形整齐的情况下,前两更重骑兵先向后撤退,然后轻骑兵依次退后。即使敌人的阵线再稳固,也会在这种预有准备的密集箭的袭击下发生动摇。

    有时光靠这种袭击就能使敌人溃散,不必再进行突击冲锋,那么样就下令让轻骑兵撤退,由重骑兵发起冲锋。

    命令的传送方式是白天采用信号旗和三角旗,夜晚则采用灯光或火光。

    作战时,各个骑兵队靠得很紧,但是如果位于中央的部队已经跟敌人交战,那么两翼部队便向侧翼疏开,绕向敌人的两侧和后背。

    在进行这种包抄运动时,常常借助烟幕、尘土来迷惑敌人,或者利用山坡或谷地的掩护。

    完成对敌人的包围后,各部即从四面八方发动攻击,引起敌阵大乱,最后将敌人击溃。

    成吉思汗时期,蒙古人在作战中还是非常善于运用计谋和策略的,到了而今,他们已经忘记了祖先的战斗技巧。

    不过,王则之可是记得的,甚至他还做过这方面的研究,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屡战屡胜的原因。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