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击溃(第四更)-《明末开山刀》


    第(3/3)页

    除了留守大营护卫着林丹汗的骑兵,攻到第四道防线处的鞑子骑兵,全都逃了。

    他们没有逃回林丹汗的帐下,而是四散而逃。

    那是因为林丹汗对逃兵的惩罚尤为严厉,未获准撤退的视为逃兵,会面临连坐惩罚。

    十人队中有人逃而其他人没有当场制止,全队死刑,如果十人队全逃了,则该十人队所属的百人队全部处死。

    这些鞑子骑兵畏惧,不敢回归林丹汗的帐下,只能趁乱四散而逃。

    林丹汗大怒,急令帐下骑兵骑射,逼回逃跑的骑兵。

    这一射就像捅了马蜂窝,这些鞑子骑兵,逃无可逃,竟然弯弓搭箭开始冲击林丹汗的中军大帐。

    林丹汗的中军大帐都是精锐,哪里惧怕这些逃兵的冲击。

    他们反应极快,立刻组织盾兵防护起来,盾牌阻挡住了弓箭的攻击,紧接着他们开始列阵反击。

    箭雨成片成片的袭来,这些四散而逃的鞑子骑兵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一瞬间就死伤无数。

    逃兵们眼见事不可为,分别往凉城和玉林的方向逃去。

    不过他们并不是投奔这两个地方,而是在林丹汗中军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赶紧逃跑掉,免得这些人追出来。

    林丹汗的中军都是精锐,他们每人还都配备的三四匹马,以备长途奔袭。

    鞑子的战马矮小精壮,皮厚毛粗,耐受力极强,可忍受零下四十度的严寒。

    但是林丹汗的行军、迂回、穿插、诈败等战术对战马要求极高,再有耐力的战马也吃不消,因此林丹汗的中军精锐,每个骑兵通常有四五匹备用马。

    而且他们的马鞍也与普通骑兵的不同,他们的马鞍几乎平铺在马背上,骑兵能自由移动,尤其在后退时可用帕提亚回马射射击敌人。

    最重要的一点,他们的铠甲也不同于普通骑兵的皮革铠甲,而是铁片铠甲。

    如果被他们反应过来,这些逃兵被抓住不死也要脱层皮。

    所以这些逃兵四散而逃之时,纷纷象征性的射了两箭,夹紧马背使劲儿挥舞马鞭,拼命逃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