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等阿牛回去之后,王则之马上写了一份加急奏折。 大致内容是,大同府内的乡绅们通敌卖国,密谋造反作乱,这些叛乱都被他解决了。 他这里有这些乡绅和关外鞑子、后金皇太极,还有朝中大臣们往来的书信,他需要朝中派一位可靠的人来取这些证物。 至于,他抄家所得,现在还没统计出来,他暂时还不想上报,要等朝中来人之后再报上去。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他麾下的军士,从昨天夜里就开始抄这些人的家。 不止有他们的家产,连他们手里的田庄都接收了。 这个过程持续了整整三天。 崇祯元年,十月初一。 抄家所得总算统计出来了。 等这些数据出来的时候,王则之都大吃了一惊。 这七十八家豪强,藏银共计一千八百九十三万两,米粮没有这么多,只有四百多万石。 看样子相比较粮食,这些家伙更喜欢银子。 一府之地,竟然有这么多藏银,比大明一年的赋税还多。 平均下来,每一家豪强都有二十多万两白银。 可以说,整个大同府的财富都在他们手里了。 如果崇祯知道了这个数字,怕是会发狂。 王则之想了想,最后决定取个零头,把九十三万两白银上交。 抄了人家的家,还是得给崇祯一个交待的。 大头肯定自己留着。137 他要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这些钱实在太多了,放在大同府不安全,他就命麾下军士分批次将这些银子运到游击营。 这么多银子只有放在大本营他才放心。 至于粮食,他全都留了下来。 游击营还有不少储备。 接下来,他要想想,这么多钱怎么花,花在什么地方。 就目前而言,他要建设大同府,还有城北的营地。 除此之外,他还要把大同府各处的堡城、火路墩,还有边关长城加固。 还有一点,就是他要把大同府仍旧坚守在岗位上的军士都聚拢起来。 到时候,他要面对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朝廷欠了他们很饷了,他要不要补发给这些人。 他觉得这些人拿命守在边关,到头来连饷都发不了,挺可怜的。 可是,转念一想,这些钱都是他冒着生命危险打劫来的,就这么发下去,他又不愿意,一时陷入了纠结。 “大人,塞外的消息到了。” “快给我。” 塞外林丹汗的情报到了。 九月,塞外右翼诸部十万大军被林丹汗击溃了,右翼诸部分崩离析。 林丹汗屯兵归化城,整顿数万精骑,不日即将再次南下。 预计三日后即将抵达大同边关,至于会抵达哪个关口却是不知道。 看完塞外的情报,王则之深思了起来。 林丹汗为什么要再次南下,他大概能猜出个一二,无非就是为了讨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