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够了。”崇祯听着满朝文臣乱七八糟的话语,怒喝了声。 朝堂上一静,大臣们各归其位,等待崇祯发话。 “朕意已决,增设五省总督一职,当下之事,众爱卿当推举一位合适的大臣任职才是。” 崇祯一句话,就转移了朝臣们的注意力。 崇祯是一个非常勤政的皇帝,而且他很聪明。 所以,对于王则之说的话,他略做思考就当机立断,做出了决定。 善于纳谏,可以说是他非常好的一个优点。 首先,崇祯是仓促上位的,他根本没有为当皇帝而准备过。 其次,崇祯继位的时候,大明朝已经处于外忧内患的地步了。 天启七年,福建闽南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灾。 白银大量内流,通货极度膨胀,又使这一地区的灾情雪上加霜。 辽东怒尔哈赤萨尔浒大战之后,后金不断扩大战果,占领了明朝辽东的抚顺、铁岭、清河、辽阳、沈阳、广宁,甚至将都城建立在新占领的盛京,兵锋直指大明辽东。 一时之间,明朝四大重镇,除辽东以外,蓟、宣、大直接暴露在后金的虎视之下。 西南,奢安之乱,从天启元年延续至今。 西北,灾荒不断,赈济不断,农民起义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中原五省,由于长年以来,福、潞等藩王都在河南、湖广等地,这里成了百姓供养的重灾区。 天启七年之时,国库财政就已经入不敷出了。 崇祯的天赋算不上优秀,也没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只能靠后天的勤奋去弥补,想在实践中摸索一条救国之路。 他接受王则之的谏言,就是一种实践。 朝堂上,大臣们交头接耳开始讨论起来当推举谁为这五省总督。 过了半晌,朝堂上一静。 “王总兵,既然你认为杨鹤不合适,那你以为何人当为这五省总督啊?” 吏部尚书王永光对着王则之问道。 五省总督谁都想当,又怕推举的人办事不利,受到牵连。 所以,最后他们一致认为,让王则之说。 这样他推举一个人出来,得罪人的就是王则之了,如果他推举的人办事不利,受牵连的人还是他王则之。 “末将以为,当为陕西按察使陈奇瑜。”王则之昂道挺胸,中气十足的大声说道。 历史上这陈奇瑜可是差点覆灭李自成的人物,推举他准没错。 “陈奇瑜,此人任洛阳知县时颇有惠政啊...” “此人不错...” “资历是否差了些?” “嗯...” 朝堂上的文官们一听陈奇瑜的名字纷纷嘀咕起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