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戟盾兵、枪盾兵,一是冲阵之用,二是防御之用。 麾下将领的级别,全都升为营级,各个兵种的命名全都以营来命名。 军队的编制仍旧没有改变,还是班排连营。 一班十人,外加一班总,一排十班,外加一个排总,以此类推。 兵种分好了,差的就是配合。 枪盾兵、戟盾兵、刀盾兵,必须配合火铳兵、弓箭兵,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军阵的作用。 这件事他特意交代了李化,还交了一些阵法给他,李化欣喜若狂,当即就想试试手。 奈何,条件不允许,军士人数太少了。 西安堡守城一战,王则之的兵力损失大半,差一点全军覆没。 王则之的兵员严重不足,于是他将目光锁定了大同府各处撤到雁门关的百姓。 虽然,他假传圣旨将这些人保了下来,可是鞑子所过之处焚烧一切。 不仅他们所在墩堡被毁,没了住所。19楼文学 他们耕种的田地也被毁坏,已经无法耕种了,哪怕他们返回去,也过不完这个冬天。 一没了遮风避雨的房屋,二没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除非朝廷花大价钱,给他们建房,赈济大批粮草,这些人才有活下来的可能。 这个时候,招募他们是最好的,要不然等他们回到各个墩堡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因为,王则之知道,别说朝廷没有大把的钱粮,就是有,这些钱粮也到不了百姓的手里。 如果等到他们回了原地,恐怕就招不过来了。 因为,在各个墩堡负责人眼里百姓就是剥削的对象,财富的来源,这些人是不会放他们走的。 所以,王则之必须在他们没有返回原地的时候,派出李化前去招募青壮。 于是,李化刚来又被派了出去,同他一起去的还有擅长渗透的于忠。 王则之觉得,只有了解百姓们真实的想法,知道他们最想要的是什么,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招到新的军士。 在这方面,于忠可是最擅长的。 王则之告诉他们两人,尽管放手去干,他提供一切钱粮。 如此编制,王则之的队伍进可攻退可守,不再惧怕鞑子的弓箭。 而且,他还有了一队可以游击支援的骑兵,等骑兵人数过千以后就能发挥出他们的作用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