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爱吃耕牛-《明末开山刀》


    第(2/3)页

    其中,仍旧有不少人不明所以,因为不懂,所以心生疑虑,他们犹豫着要不要吃完这顿饱饭就跑,可是又舍不得羊肉,最后一咬牙,还是打算再看看。

    不过大部分人看着那些忙碌的百姓,他们还是涌起了希望,他们真的希望王则之说的是真的,他们以后不仅有粮食吃,还会有银子花。

    说完话,安抚完这些流民,王则之把熊甲长买加来的牛集中到已经建好的牛棚里喂养起来。

    然后,吩咐人找来笔墨,放在桌子上,为这些人登籍造册。

    他将每户人,以家庭为单位,一户一册,包括他们的年龄,性别,编号,一一注明,并盖上他的敕印,交他们一本正册,他自己留一本台册。

    最后统计出来,这些流民共计有一千四百七十六人,其中还有八十六名青壮,王则之询问他们愿不愿意参军,他们摇头拒绝之后,王则之除了叹息之外,并没有强迫他们。

    搞了半天,王则之手都酸了,没有办法,他就叫人去把单同善给叫了过来,并告诉了他关于编号的事情。

    其实这就是根据身份证编的号,只是在这里进行了精简变成了十二位。阅读书吧 

    王则之对单同善一说他就懂了,立刻接过王则之手里的笔开始登记起来。

    这些流民见王则之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不由得对他钦佩起来。

    这个时代真正能识文断字的人少之又少,所以遇到能够识文断字的人他们都会不由自主的尊敬一些。

    王则之忙完之后,开始让人给这些流民安排住的地方,这就要感谢寿阳、盂县请过来的百姓了。

    王则之知道,这些流民都有在野外挖个坑,然后用树木石头杂草建那窝子的习惯,因为他以前也这么干过。

    所以,他叫这些百姓来,第一件事就是建房子,当然这建筑材料都是从黑虎寨拆下来,要不然的话,还不一定能够在这么短的时候内就建好连排营房。

    没错,不是一家一户单独的房屋,而是分为男女的连排营房。

    也就是说,他们要在一起睡大通铺,但是又不能男女混住。

    住在这些大通铺的房间里虽然有些拥挤,但是也比他们住地窝子强。

    到了晚上,王则之安排他们吃完饭之后,这些流民自发的开始打扫周边的卫生,有人搬木头石料,有人扫院子,捡木柴。

    他们把捡来的木柴堆在一起点了篝火,转着篝火笑谈起来。

    篝火旁,王则之召集单同善、熊甲长商议耕牛一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