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一个不留-《明末开山刀》


    第(2/3)页

    王则之买官这件事他是知道,毕竟他是一省巡抚。

    其实这买官也是朝廷允许的,明朝最早开始于史称代宗的朱祁钰。

    当时,无论买到几品官,都只是买到了任官资格,无法实际就任。

    买的官在官职系统里称作散官,只是一种没有指派职务的虚衔。

    想要实际担任官职,则可透过上马纳粟的制度买一个国子监生的身份,等待朝廷授官,或借此身份参加科举。

    朱祁钰实行上马纳粟的制度,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边境战事远未结束,军费开支庞大,中央财政却入不敷出。

    他必须想办法搞钱。

    倒卖官职,就成了国家收缴钱粮最好的方式。

    这个口子一开,后来的皇帝差不多都学着干过,国库一没钱,边防粮饷一没着落,地方一闹饥荒,就会这样干。

    明成化二年南京及周边大闹饥荒,时当地主政官员便上书京城,要卖义官用以筹措赈灾的粮饷。

    天启末年,天灾横行,阉党霍乱朝政,关外鞑靼、后金虎视眈眈,关内流民遍地。

    朝廷的财政更是入不敷出,所以对于倒卖官职一事,崇祯也是默许的。

    皇上都默允了,耿如杞一介巡抚,又哪里有拒绝的理由。

    “末将知道了。”

    耿如杞一开口张鸿功就明白了其中缘由,躬身后退不再言语。

    “本巡抚知道,你们担忧这雁门关游击将军是否有真本事,毕竟流民有数万之众。

    据我所知,这黑虎寨易守难攻,天启年间,太原知府曾领一千军士前去剿灭,不曾想损失惨重,铩羽而归。

    这雁门关游击能夺下黑虎寨定然是有些本事的。”

    耿如杞说到这里,把王则之的信工工整整折叠起来,收好。

    正色道。

    “本巡抚有命,今夜所有将士提前入睡,好好睡一觉,养精蓄锐。

    明日五更之前起床,每人吃半斤羊肉,三个大饼,于辰时开拔。

    本县距离黑虎寨三十里,到达时应是午时左右。

    如果到达之后,黑虎寨仍旧没有失陷的话,那么各部隐蔽歇息,坐等流民大部统统进入黑虎寨。

    期间,擅自出战者,斩!”

    耿如杞抽出佩剑,走下首座,继续说道。

    “如果大军到达时,黑虎寨已经失陷,那本巡抚会鸣炮三声。

    以此为号,诸位就可以杀入黑虎寨了。”

    说到这里,耿如杞把剑竖起,反射出凛冽的光芒。

    “围攻黑虎寨之时,诸位一定要把本巡抚的命令传达下去。

    是传达给每一个兵士,八千多兵士,每一个人你们都要给我传达到。

    你们要传什么话呢,竖起耳朵听好了。

    你们进入黑虎寨之后,见一个男人杀一个男人,不管是流民还是贼匪,一个不留。

    这是为什么呢?

    这些人现在是流贼,转过身,摇身一变就是老百姓,振臂一呼又是流贼。

    降而复叛,叛而复降,循环往复,无穷无尽。

    大明就是被这群流民这样搞糜烂的,那陕西王二就是前车之鉴,你等明白了吗?”

    “明白。”

    耿如杞最担忧的就是山西也出一个王二,为了以绝后患他不得不对流民斩尽杀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