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三晋评论-《明末开山刀》


    第(2/3)页

    “你是说鬼谷子?”

    “正是。”

    “你想说什么?”王则之好奇的问道。

    “此术与儒家所推崇的仁义大相径庭,历来被视为洪水猛兽,更有禁而毁之者。

    此术包含谋略、权术、兵法,趋吉避凶之法,我观大人方才行事果断,不曾有丝毫犹豫,大人莫不是精通此术?”

    原单同善是这么想的,事实上王则之并不会鬼谷子的术,他只是记得三国演义有这么一段记载。

    说的是诸葛亮准备夜袭司马懿的大营,结果司马懿大营内的帅旗无风自断。

    司马懿大惊,立刻重新部署营地做了一个陷阱,等诸葛亮自投罗网,当天夜里蜀军果真偷袭了司马懿的营地,结果被早有准备的司马懿杀了个落花流水。

    想到这里,他果断命令寨子进入备战状态。

    “我不会。”

    王则之非常坦诚的摇了摇头。

    单同善目露失望之色,躬身告退。

    “不会鬼谷之术都能做到这种地步,可见大人必然是一个有谋略的人,他还那么年轻啊。”

    单同善如是想着,再次振奋起来。

    “大人,我做了这个,您掌掌眼。”

    白玉捧着两本封装好的书,给王则之看了看。

    王则之拿起两本书仔细看了看,正是两本《则之良言》,似乎与单同善写的没什么两样。

    “大人,我看看。”

    单同善伸手,王则之递给他一本。

    “不错,不错,很像,你怎么做到的?”单同善看着白玉问道。

    “印刷出来的。”白玉有些得意的说道。

    “可是活字印刷术?”王则之眼睛一亮,好奇的问道。

    “大人,这您也知道,不瞒大人,小人刻玉之前就是做雕版印刷的,这活字印刷术也略知一二。”

    “哦?怎么说?”

    “这活字印刷术,使用的是胶泥字块。

    胶泥字块的制作难度非常高,它不如雕版木刻工艺操作简便,也不如雕版木刻字体美观,最重要的是它还得烧制。

    而且它炼制后会有变形开裂的风险,即使勉强能够使用,字体质量也会下降。

    这胶泥字块在操作中很难保证字块的整体平面度与牢固性,拆装都很麻烦。

    这胶泥字块使用的时候,还需要用到一种混合粘剂。

    至于这种混合粘接剂的配方,很少有人知晓,小的至今都不知这混合粘结剂的配方。”

    白玉一提到印刷就精神奕奕,滔滔不绝的解释起来。

    “这么说活字印刷术并不是很好用。”

    “正是。”

    王则之摸着下巴斟酌了片刻,他还以为活字印刷术在明朝已经发展的了不得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限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