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李三来投-《明末开山刀》
第(2/3)页
也就是说,有四把鸟铳不能用了。
其实相对而言,这种哑火率已经很低了。
明末时期,制作出来的火器有这么个说法,得其上者外销,得其中者自留,得其下者配军。
这是说制作精良的火器都被拿去出售了,稍微好一些的被各级官员截流,最次的配给了军队。
而文举人这批火器是外销的,也就是说王则之得到的这批火器已经算精良的了。
看到这种情况,王则之摇头惋惜,他寻来王三郎,将这四人送去他那里练弓箭去了。
一直练到午时,王则之吃了饭来到寨门头上查看壕沟。
“大人,有一伙不明身份的人来到壕沟前停了下来,说是要投奔您。”
哨探忽然前来寨门下报告。
“哦?有多少人?”
“一百多人,还有几马车箱子,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王则之皱眉思索了起来,会是谁呢。
“叫他们头领过来。”
“是。”
不多时,李三带着两个手下,抬着一个箱子,越过重重壕沟走了过来。
李三一来就打开箱子,里面是整整一箱白银,每锭达二十两的官银,足斤足两。
“你叫什么名字啊?”王则之看着眼前的中年大叔好奇的问道。
“大人,小的叫李三,是熊先生招来的,就在二里外的村子住着呢。”李三微微弓身,谦逊的说道。
他不能不谦逊,看看寨子里这一百多人的装备,再看看他带的那些人,衣服都是破烂的,装备更别说了,参差不齐,不堪入目。
“还是熊甲长招来的,熊甲长,过来一下。”
“来了,来了。”正在一旁穿戴新装备的熊甲长,放下手里的武器,快速跑了过来。
“看看,你招来的人给咱们送银子来了。”王则之一边抓着箱子里的银锭,一边给熊甲长使眼色。
那意思是,过来确认一下,到底是不是你招的人。
“这不是盂县的李三嘛。”熊甲长使劲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相识。
李三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那个我带了一百三十青壮,八万三千两百银前来投奔。”李三低声说道。
他生怕自个人带来的人太多,王则之不给粮食,所以那些老弱就没带来。
“什么?”王则之拔高了声调,手里的银锭都掉到了地上。
这李三带来了人不说,还带了银子过来。
他从来没见过这种操作,一般投奔的人都是去要钱粮的,还没见过带钱投奔的。
李三却不知道王则之在想什么,他还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呢。
如果王则之不接收他们这些人,那他们又会再度成为流民,无家可归,无粮可食。
甚至他们会遭到朝廷的围剿,根本就没有活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