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 小破球与堡垒-《影帝从签到开始》


    第(2/3)页

    “导演呢?主演呢?”

    一问三不知,各个干着急,拼命打电话,终于一个副导演苦笑着宣布:

    “大家不要担心,他们都在隔壁小破球呢!”

    ………………

    电影需要剧本,而剧本,需要。

    第五代集体拉垮,讲不好商业故事是其一,其二是没有经典的原著。

    也就冯裤子,前靠王硕,后靠刘振云。

    《甲方乙方》、《私人订制》,不就照着《顽主》的模式拍?

    而华夏科幻电影之所以低迷小众,没人拍,就是少了文学这个根,可其实在七八十年代,科幻在华夏,却是热门!

    《小灵通漫游未来》、《珊瑚岛上的死光》、《飞向人马座》,都是这时候创作。

    《小灵通漫游未来》,更是首印100多万册,先后发了300万册,这个原创科幻的发行纪录至今没有被打破。

    小灵通手机,都是蹭这个热度。

    80年,《珊瑚岛上的死光》还拍成了华夏第一部科幻电影。

    没错,八零年就有华夏人的科幻电影!

    那个时候,不是文青,就是科幻迷。

    但在八仨年,“清除精神污染”开始了。

    “科幻”被定为“精神污染”,遭到毁灭性打击,所有出版社禁止刊发科幻,最严重的时候,华夏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发表一篇科幻。

    彻底打入深渊,元气大伤。

    之后就从大众变成小众,别说科幻电影,连都无人问津。

    一直到辣个男人,横空出世。

    大刘!

    他扶了扶眼镜,带着和蔼的笑容,“对剧本,还有什么问题吗?”

    叶秦翻阅着剧本,《流浪地球》的剧情,在里只占很小的篇幅,横跨两个时代而已:

    刹车时代,利用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自转。

    逃逸时代,逃逸全功率开动发动机,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

    而电影就围绕“木星吃地球”。

    表面上,是家园、爱与勇气的赞歌。

    但涉及的更多,飞船派与地球派的党争,地下城的“城民”跟地表的“难民”……

    绝不是老子英雄儿好汉,人类命运共同,齐心协力拯救小破球这么简单。

    “能不能把政斗、难民再简化,当成伏笔?”

    “伏笔?”大刘皱眉道。

    “这么多东西,2个小时的电影是讲不完的,不如第一部拍一个楔子,埋铺垫,引故事,之后的留到第二部。”

    “第二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