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用眼神跟百米开外的另一名猎人交流,全程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只是偶尔伸手用手语补充着说明。 猎人们的视力极佳,不然也做不了猎人这个行当。 那名猎人默默点了点头,低伏下身子,匍匐往后爬去,而当先一人则继续拿出望远镜注视着一公里外开,那处有些不同的所在。 没人清楚那是个什么鬼玩意儿。 但所有人知道,在这片该死的绝域中,任何非自然的东西,都值得小心谨慎。 原本三名猎人呈现扇形分开侦查,他们个个都是独当一面的好手,没必要聚集一起,不光浪费时间,也浪费资源。 只是面前之物,实在超出单个猎人能够应付的极限,不得不发出信号,将剩下两人召唤过来。 后面的队伍正在缓缓行来,他们必须在有限时间内,扫除这一障碍,毕竟这里属于前往总部的必经之路,如果绕开这里,又得多绕行二十公里,对于争分夺秒的众人来说,绕路不光意味着增加本就不多的后勤负担,也增加了风险。 在这片敌占区,多待一秒,都意味着需要多承担一分危险。 匍匐的猎人爬出去数百米外,才小心翼翼起身,他拿出身后的背包,从中提出一金属箱子,打开。里面是罗列整齐的一排排蜂群无人机。 它们大小只有十毫米,跟一颗花生米差不多大。腹腔底下内置高清摄像头,虽然因为体积问题,摄像视角有些狭隘,但这么多架无人机一起,通过网络窜联之后,可以完整呈现广域视角的战场态势,是短途侦查任务的不二选择。 蜂群无人机单体,内置有三克高爆性能炸药,虽然伤害有限,但是用来骚扰或者点燃火药库,绰绰有余,就算是单个步兵,也可以通过数量将其炸成重伤。 一架架无人机通过内置自主AI系统,缓缓旋动机翼起飞。猎人在操作面上点了点几个方位,上百架无人机如同真正的蜂群一样,从铁盒子里鱼贯而出,呈现伞状,朝着远处的高点飞去。 通过高清摄像头,可以近距离接触和看到目标附近状况。 剩余两猎人的视线落点覆盖如一张细密交织的网,毫无疏漏地扫寻着视野中的可疑痕迹。他们的视线点落在可疑的狙击地点,前后交错,默契十足般将附近能够提供射击点位的地方统统扫了一遍,谁也不知道附近有没有人埋伏。 虽然,他们已经搜索过一遍附近了,但是常年老道的经验还是让他们在无人机工作的时候,下意识在扫荡一遍,第一确保没有疏漏,第二也是确保不会有地道之类工程事物偷偷输送兵员,小心驶得万年船,这一条侦察兵的铁律被他们执行得很彻底。 那矮丘有了动静。 声音很细微,似是液压升降机的枢纽转动发出的细微摩擦声,猎人的听觉都很明锐,哪怕隔着一公里的距离,也能够听到这不超过25分贝的音量。 原本深埋在雪地里的圆形穹顶猛然升上来三十公分,圆球中分线位置裂开,露出两截二十毫米速射炮炮管,疾风骤雨一顿扫射,对方发射的是子母散弹,弹体在脱离炮管数十米后,猛然炸裂成无数金属弹丸,兜头笼罩过去,就像一张伞型渔网。 上百架无人机凌空爆炸。 整个过程不到两秒,猎人们惊诧不已。 一阵齿轮供弹系统的咔嚓声,正在观察的两名猎人目光一凝,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但是已经晚了。 那金属圆球校准着无人机飞行轨迹,朝着一千三百米外又倾斜了一通高爆弹,这玩意的自主程度很高,会按照不同匹配环境和战场需求,变换使用各种弹药。 雪原上陆陆续续炸裂开一团团烈焰。 轰炸持续了十数秒,对方投射了大概上百发高爆炮弹后,再次偃旗息鼓,主体再次下沉,掩没进雪堆中,此刻附近的痕迹很明显,炮弹发射造成的雪融和火药灼黑迹象很醒目,但不消几个小时,随着雪飕飕落下来,痕迹会被掩埋。 两名猎人对视了一下眼神,把身体低伏得更低了。 这明显是一台自主化程度极高的自律型岗哨武器。除了常规的热感应、生命探测、红外瞄准、逻辑编程体系之外,还添加了自主AI系统,这玩意几乎跟人脑没什么区别了,而且没有反应延迟时间,简直碉堡了。 猎人身上都有反侦察器件,饶是如此,几人也不敢靠近这玩意太近。 耳畔传来嗡嗡声,抬头,上千米高空上,一架流线体的中型无人机正在头顶盘旋,腹部挂仓位置有一枚七十公分长的空对地导弹。 那家伙没有死,不过也是,这么容易被一台自律武器干掉,也别做猎人了。 圆球型的自律岗哨武器受制于平仰射角的束缚,对付头顶的无人机,总该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吧。几个人内心这么遐想着。 甚至隐隐期盼着什么。 圆球再次升降上来,这次伸缩炮管没有弹出,而是左右两侧弹出两个发射舱,如同两个抽屉被拉开一样,十数枚小型飞弹依次排列在发射架上,顶部直指天穹。 猎人的脸瞬间黑了下来。 随着两道尾焰,两枚飞弹窜了出去,直冲天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