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本来是打算晚膳后就架炉起火的,但是南昭后来一想,还是多费些本能,再次缩短天然微生物分解嫩竹的时间好了。 她打算下午就直接开始第二道工序,之所以着急,主要还是因为下午墨青说要来帮忙,她总不能当着墨青的面儿,将所有的注意事项说给小李子听吧。 技术细节方面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虽然她相信小李子的为人,但是人心毕竟隔肚皮,在小世界里做任务,还是单打独斗更保险一些。 不过倒也不用太过操心技术泄露,或者遭到身边人背叛的问题,造纸最关键的技术还掌握在她自己的手里呢,未来不管遇到什么样儿的局面,她都有信心处理好。 午休后,差不多是下午的上课时间,南昭带着小李子一同去了偏殿外的那方池塘边,指挥着小李子,让他将几个小桶都给提上来。 小李子费力地提出来三个桶后,袖子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侧头问南昭:“主子,这嫩竹怎么需要泡这么长时间?全部都提出来吗?” 一般用竹子制作竹简貌似不用浸泡的,而且也不会用这么鲜嫩的竹子,主子的脑子是怎么想到这样做的?奇奇怪怪的,真会有用吗? 南昭见小李子满眼的疑惑和不解,便解释道:“全都提上来,你就别问那么多了,按我说的照做就是,定会有用的。” 小李子他来偏殿也有些日子了,之前一直都是闷头干活的,从来不多嘴,如今这会儿应该是忍不住才会有此一问,不过南昭仍旧不打算解释清楚。 一方面是为了展现些神秘感,若是日后小李子真的叛变了,那么此时她就不能让他以为自己胸有成竹,否则迟早是个麻烦; 另一方面则是保护他,小李子知道的越多,那么被某些有心人严刑拷打或者刑讯逼供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虽然他们主仆情谊不会太长,但是南昭还是不愿意看着他走入火坑。 一共四个小桶,原材料不是很多,主要是因为物以稀为贵,南昭不打算一下子就制造出太多的纸张,若是拿出来的多了,恐怕会给人一种纸张很容易做出来的错觉。 所以南昭从一开始就打算只搞出来够三本笔记本的纸张用量,一本用以誊写菜谱,送给墨青,一本则自用,最后一本最好是留给东梁皇,若是见不成,那就送给太子。 最后这本笔记本无论如何,都要成为她回国之路的垫脚石! 南昭跟小李子一人提了两个小桶,来到偏殿的小厨房后,南昭便吩咐小李子将嫩竹均数倒入早已经准备好的徨桶里,随后她自己调和了石灰的比例。 这可是个大工程,由于南昭不会使用东梁的计量工具,还是跟小李子好一番探讨之后,这才掌握好了比例。 南昭将嫩竹和石灰全部调整好之后,放入了徨桶后,便叫来小李子,她指着灶上的徨桶,说:“这里面的东西要蒸煮上八天八夜,你以后的任务就是在这里看着火,别的就不用你干,明白?” 实话讲,这古法造纸,她也是在书本上看到的,具体的实践步骤并没有亲眼看到,所以她只能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去猜想有可能发生的状况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于是,按照一番话后,小李子就彻底蒙圈了,眼神直勾勾的,不错眼珠地盯着南昭看。 南昭见他傻傻呆呆的,便反思了下自己刚才的言辞,觉得可能是她没将话说明白,用了专业术语? 随后她将注意事项,尽可能地翻译成特别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讲给小李子听,这么一解释,就是五遍,直说得南昭口干舌燥的。 南昭有些泄气,语气也变得不太耐心:“你到底听明白没有?还是算了吧,我自己来,你出去吧。” “别别别,主子,奴才都听懂了,您放心,奴才能行的,”小李子回过神来,立刻拍着胸脯保证道。 刚才他只是太震惊了,所以才会那般模样,话说他是真的没想到还有人将工序说得这么清楚明白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