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老服务器-《我真是外星人》


    第(2/3)页

    至于其他服务器,起到的不过是中转站的作用,是可以随时将其替换的。

    颜安检查了一下屋内的情况,确认这批服务器还能用一段时间后放心了,随便挑了一台服务器后开始自己的操作。

    虽然是“中转站”,但等同于对BT的外围系统进行设置,如果想对被改造的老服务器操作,那无异于对BT的底层逻辑框架进行修改,他得拿出权限工具才行。

    将用椭圆曲线算出的拟真因子传输进去,第三步是复杂维态转化法,对拟真因子进行处理。

    就是这一步,造成了这一算法对1024位以下的数据处理效率不高,耗时甚至可能会比2048位数据还高。

    相较之下,RSA有效搜索算法对1024位以下的数据有着较好的表现,与维态相性因数分解算法形成互补。

    如果他之前没有为了破解吴举人的密文而学习RSA有效搜索算法,那么他现在学习的大概率会是无论位数在效率体现上中规中矩的动点椭圆因数分解算法或效率最高的量子维特因数分解算法。

    与这两种算法相比,维态相性因数分解算法是效率最低的一种因数分解算法,不过低效率换来的是低需求。

    按照估测对算力的要求用碧穹星上的小型超算即可满足,当然,算力越大的话对数据的处理速度也越快。

    先设定好计算规则,然后将他事先准备好的数据输入了进去,很快一组新的数据被返回给他。

    然后是超相性数字分解法,从名字上就可以知道其与相性数据结构存在一定的关联。

    它是所有因数分解算法中,唯一一个建立在相性数据结构上进行的高级算法,这也是颜安选择它的原因之一。

    通过将复杂化的拟真因子进行分解,参与同类与不同类的相性排列后,再经过一系列的计算,最终能够得到大整数的质因数。

    通过设定好的算法,在将数据传入后下一秒就得到了结果。

    与预料的有些不太一样,颜安仔细检查后发现了一些以前没注意的小问题,经改正,才得到了一个正确的答案。

    至此,方才能算是将因数分解算法完全掌握。

    “总算是搞定了,后天可以交差了。”颜安揉了揉眉头。

    虽然心情很不好,但他知道高胜寒为这个算法专门而来,估计星期一就会找自己开始实现算法,所以他得要赶在那之前搞定。

    待在里面平复了一会心情,外面的天逐渐暗下来了,隔壁的阿姨也准备关门了,见他还没走,便进来看了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