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第533章 细作-《重生南北灭隋唐》


    第(3/3)页

    “可能跟杨坚这人阴谋夺国,得国不正,所以心性多疑有关!”连于成也不知道王泽的打算,他猜想可能跟之前南北朝各国政权变化有关,这段时间父子相残,兄弟暴虐有关。

    “另外这晋王杨广虽然平时和善,但是却怀有一股暴戾之气,如今他又结交公卿大臣,尤其与杨素友善,一旦对杨勇发难,夺取储君的位置也很可能!”

    连于成话音未落,孙海脸色一变道:“对了我差点忘记了,昨日有情报汇报,说越国公杨素府邸这几天忽然往来的信使增加了很多,恐怕隋军接下来又会有什么行动!”

    “这个不怕!”连于成这回终于确定隋帝国内部一定有变动,不过既然自己已经提前知道,夏国也就会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想到这里连于成忽然又想到一件王泽比较重视的事情,他郑重对孙海道:“这段时间收集到了多少古籍?要是集齐十卷以上就立刻送走!”

    连于成收集这些古籍,并不是王泽开始收藏古籍,搞古玩收藏,而是为了保护中国数千年来的文化典籍。

    中国数千年来文化典籍极多,可因为这些文化典籍大多是收藏在世家大族手里,这些人为了把持自己的文化霸权,绝对不会把书拿出来给大家看,这就将文化传播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于是在南北朝数百年的战乱中,当这些世家大族因为各种灾难毁灭时,往往会连着藏书一起被焚毁,这样照成很多古籍的严重损失。

    隋文帝即位后为了保护典籍,下令用一匹绢来换一卷古籍,这是极大的代价,在原本历史上隋炀帝更是把这一行为发扬光大,隋帝国时期藏书三十七万卷,是中国古代藏书最多的朝代,哪怕后人吹嘘的盛唐也才藏书八万卷,其中大半还是唐朝时期才新编的。

    只可惜隋帝国这些书籍大多又都在隋末战火中损失殆尽,如果这些藏书能够安然留存到后世,恐怕杨广的作为比孔子都要伟大。

    有鉴于这一教训,王泽也准备趁着隋帝国内部还算安稳的时期,大量收集这些珍贵的古籍,然后运送到东海刊印保存起来,哪怕书籍流传不下去,也要把知识流传下去。

    毕竟夏国以汉人国度自居,可是立国时间实在太短,居然连几本汉文化古籍都没有,这样也实在说不过去,这样也可以增加夏国的文化底蕴。

    “大掌柜你看好了吧!”孙海听到连于成的询问知识微微一笑,然后顺手打开了身旁一个不小的木箱子,里面居然密密麻麻的摆满了古籍,居然有几本还是东汉藏书!

    “干得好!”连于成看着打开的箱子,还有房间摆的密密麻麻的数十个大箱子,这些书籍恐怕一千卷都不止了,“这下陛下可要乐坏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