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乌洛候人对庵罗的巴结很上心,但是庵罗心急如焚又哪里有太多的心思去享受,于是仅仅只在乌洛候人这里停了一天,他就率领八万突厥大军穿过大兴安岭,往于都斤山下的突厥牙帐而去。 事实证明庵罗的选择很对,就在他前往乌洛候人领地的仅仅不到一天时间,燕小五、裴杰、苗军三人就率领着十多万骑兵呼啸着向西面的辽水上游而去。 他们正是要去支援正在契丹、库莫奚故地大肆攻略的胡秉常所部,另外胡秉常在那里缴获的大量战利品,大量的年轻女子也急需人手运送回夏国。 这一次夺取的契丹、库莫奚领地王泽并不打算放弃,在彻底击败南面的三路突厥大军后,王泽准备将夏国的防线向西推进到大兴安岭一带,依托着大兴安岭的天然山脉来阻挡突厥人,或者是任何一个草原部族的进攻。 在防线推进到大兴安岭后,整个后世的东北平原都将是夏国的中心腹地,再也不用担心突厥人的入侵,而击败了突厥人之后,大兴安岭以东已经没有强大的部族可以阻挡夏军的这一计划。 不过要想建立起这条战线,同属于大兴安岭东部的辽水上游的契丹人领地、滦水上游的库莫奚领地就成了夏军必须夺取的地方,不然日后突厥人依然可以从这两个地方进入到夏国的腹地。 这才是王泽刚刚结束大战,就第一时间将燕小五、裴杰、苗军这十余万骑兵派到胡秉常那里的主要原因,他必须第一时间展示夏国那强悍的肌肉,这样一些不明事理的国家、部族才会知道夏国的厉害。 之前胡秉常率领着六万骑兵攻入辽水上游后,仅存的契丹人就已经有些抵挡不住,这时再多这么十几万夏军骑兵,合兵一处后竟然有近二十万人,这下可是比契丹人的总数量还要多。 大量的契丹人要么是继续向西投奔突厥人,要么南下投奔北周。 但是契丹人、奚人都知道突厥人的苛刻德行,对待附庸部落很不好,因此西去的契丹人比较少,更多的是大举南下去投奔了北周,如今急需骑兵力量的北周很欢迎契丹人去投奔。 而之前举族投奔北周,得到极好优待的粟末靺鞨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七八万契丹人南下到营州等地,随即被北周安置在了建德郡白狼城(辽水上游)一带。 也不是所有的契丹人都遭到了夏军的疯狂杀戮,在契丹部族中有一个很特殊的部族不仅没有遭到夏军的进攻,甚至还得到了很好的优待,那就是契丹最南部的黎部。 得益于最早与王勇、王泽父子之间的贸易,黎部一直以来都希望契丹与夏国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样契丹人不仅可以继续增强自己在突厥人面前的话语权,甚至还可以摆脱突厥人的控制。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契丹和夏国保持良好的关系,黎部与夏国之间的贸易更是引来其他部族的嫉妒。 因此在突厥人发起强攻时,绝大多数契丹部族都赞同参与到劫掠中去,在他们看来跟夏国贸易还不如直接抢来得痛快,那个时候他们对突厥人的信心是满满的啊。 但是这些契丹人终于自己尝到了自己种下的恶果,抽调的勇士被派遣到了最北面的扬武城战场还没有回来,而夏军却打败了近百万的强大突厥,更加带着对契丹人的报复杀过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