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了强大的实力后,处罗侯率领十二万突厥联军迅速渡过还没有开化的粟末水,往夏国腹地攻去。 粟末水对岸虽然有姬翔所部骑兵驻守,还从难水沿岸各地牧民中抽调出来三万国民卫队骑兵组成新的骑兵军队,但是依靠着这四万多新组建的骑兵,去对抗多达十二万之多的突厥联军,他们又怎么可能抵挡的住? 当王泽得知处罗侯不仅没有撤退,反而继续增兵到十二万骑兵后甚至渡过粟末水进入难水流域,大量劫掠夏国民众的财富,杀死上万名来不及撤退夏国民众后,王泽顿时勃然大怒。 为了尽快击败处罗侯,王泽下令新增加二十万骑兵,在全国各郡征集善于骑射的青壮参军,尤其以各郡的牧民是第一优先选择兵源,于是夏国在刚刚攻灭高句丽后仅仅数月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大战。 其实这时夏国要新增加二十万骑兵也很简单,王泽从立国时就一直在为日后建立大规模的骑兵打下坚固的基础。 不管是从在济州岛时就实行和推广的半耕半牧耕作方式,还是后来在台州、鲸郡、库页岛等地进行大规模的畜牧业生产,王泽一直都在努力锻炼治下民众们的骑术。 除此之外,王泽还将骑术引入基础学堂教育中去,凡是夏国的学生都必须学会骑马,这尤其遭到夏国学生们的欢迎,随着夏国民众的逐步增加,后来的夏国民众不是谁家都有马匹的。 另外王泽在各郡建立的幼狮营、白狼营、国民卫队中都有大量的战马,以锻炼各地民众的骑术,从一开始到如今这一政策已经大规模实行了至少十余年。 经过这些年的坚持,整个夏国目前一千多万人中,会骑马或者参加过骑兵训练的民众足足有两百多万人,光是从骑兵部队、国民卫队骑兵中退役出来的预备役就有十万多人。 除了夏国的民众外,原高句丽汉民中也有大量会骑马的民众,而中原因为这数百年的混战,很多中原汉民其实也会骑马,因此当王泽宣布一口气扩招二十万骑兵时,竟然在短短十余天内就已经将人数招齐。 看着各地民众踊跃参军的热烈气氛,看样子哪怕王泽建立起来一支五十万人的骑兵队伍也是有充裕的兵源,这一切都让王泽感到安慰,夏国已经不是谁都可以欺负的,突厥人要插手就要做出付出代价的准备。 只不过骑兵作战并不是会骑马就完事的,在召集后还需要进行各种队形训练,战术配合,还要等待骑兵的马匹、骑具、武器的生产,因此王泽只能先将那些曾经参加过骑兵部队的士兵组建成部队,然后再训练招收那些善于骑马的青年。 面对着突厥人的进攻,夏国上下一片火热,勿吉各郡、东海各郡的民众纷纷参与骑兵,而夷洲、吕汉等南洋的民众虽然因为没有不善于骑马没有报名参战,不过他们却丝毫没有置身于事外的意思。 这些南洋各郡的民众纷纷集资购买了大量鱼罐头、肉罐头、各种军用作战物资运送到辽东,甚至还有一些商人还为了让士兵们吃到一些新鲜水果,甚至运送了十几船的热带水果。 原本王泽不顾刘忻等人的反对,坚持把来自不同区域内的汉民全部揉捏到一起,因为这些汉民本身的习俗差异闹出不少事端来,可是当突厥人十余万大军入犯的时候,这些汉民忽然发现原来真的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够保护自己。 于是刚刚产生的一些矛盾在这种心思下,迅速冰消雪融,大家这时便发现原来很多引起矛盾的事情,其实都没有那么必要,这样一来突厥人的进攻反而让夏国社会融合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