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便去吧-《逢晴日》


    第(1/3)页

    芮皇后被巨大的惊吓笼罩,只觉儿子亦受到那名为权力的妖邪蛊惑诅咒,她惶恐至极,仅余一个念头:要将巫神请来,止消这杀戮恶咒!

    然而此地大乱,无人可以被她驱使,她不管不顾地扑爬起身,推开两名护卫,欲闯过这方血海魔窟,去寻鬼神来救,救醒她的儿子,救醒所有本不该不必死去的人!

    但无需刘承下令,自有手上沾着血的护卫将她拦下,他们押上了一切,全无回头打算,决不允许任何人将大计毁坏。

    “还请娘娘安守于此,以助我等成就大事!”

    “请娘娘以大局为重!”

    他们的眼睛泛着护食般的凶戾,落在看似已近疯颠的芮皇后眼中却是另一种彻头彻尾的疯癫,面容毁损发髻散乱的皇后哭喊道:“让开,快让开,我正是要请巫神来主持大局!”

    “娘娘,得罪了!”

    两名护卫强行将芮皇后押至卧具上,持刀将其看守,一名魂飞魄散的侍女哭着把芮皇后紧紧抱住:“娘娘,娘娘……!”

    刘承在卧具前跪坐下去,背对着挣扎请求的母亲,哑声告知:“母后不必徒劳,巫神不会来……”

    “但母后放心,只需过了今夜,巫神即可长伴我与母后身前……”他似对母亲说,更似对自己说:“今夜过后,再没人可以将巫神抢走。”

    说到此处,刘承满是泪水汗水的脸上绽出一个带些哭意的笑,似已在提前汲取着那庞大的力量,因此他终于敢直直地看向被禁军护着后退的父皇,一双眼睛与那令自己长久畏惧的目光正面相对着,并袒露出汹涌的控诉与反抗。

    刘承眼中始终未消的泪光映着血光,无尽泪水似成了沸腾的血液,他用眼神告诉他的父皇——他也是刘家孩儿,骨头里也流淌着不屈的血脉,只是它在所有人都认定“不应当”的时刻终于沸腾。

    长久以来的恐惧与迟迟燃烧的血气在身体里搏杀,刘承如同置身冰与火之间,牙关发颤,呼吸灼热,所见人影皆在刀光下变得扭曲。

    一半护卫与禁军击杀,余下一半人护在他身前,如同保护可助他们通天的宝玺。

    扬言要杀出去的皇帝却因年老体衰,终究无法亲自提刀拼杀,亦也强行被保护着后退,一直在心里跳脚痛骂霉运的高密王被迫护驾,在刀光中匆忙扶着皇帝退到另一间相邻的宫室中,试图找寻生机出口。

    宫室阁屋相连,又有长廊回环,双方逐杀不绝,因刘岐带来人手上的变故,刘承一方未形成计划中单方面的屠杀,没能在动手之初即顺利诛杀六弟与君父,刘承有些不安,但旋即又想,让父皇逃一逃也好,总归大局并不会被改变,在死之前,就让父皇也做一次四处找寻安心之所的怯鼠……

    比室内逐杀形势更加惨烈的宫苑内双方人手相互牵制着,皆不允许对方大肆涌入宫室中增援,一具具流血的身体倒在宫室外、堆在石阶上,蠕动,挣扎,如一堵会呼吸的赤色鬼门。

    偌大的宫苑被染红,第一场激烈的交手过罢,双方在气势上均未能压倒对方。

    太子与皇后的卫队共百余人,他们被巨大的前程诱惑,又存有某种必胜的底气,故而不惧不退。

    他们的对手是六皇子及其护卫,以及由薛泱带领前来支援的百名御前禁军,宫室中的争杀让这些禁军足以辨明谁才是真正的弑君者,他们占据着正当性,未闻室内皇帝死讯,又目睹六皇子在最前方提剑杀敌的果敢胆魄,遂振奋凝聚,不见颓色。

    只是双方交战不久,又有一队近五六十名禁军涌入,宫苑的大门被合上,这些禁军在手臂上扎有朱色布巾,拔刀加入太子卫队——他们是杜叔林安排留下的人手,凭郭食调遣。

    三百余人的交战,纵太子一方在人数上占下了优势,却已不具备顷刻间速战速决的条件,宫苑占地大而景物复杂,长廊、假山、花圃错落,刘岐与薛泱借此避开正面车轮式的大面积碾杀,尽量分散协作击杀对敌。

    双方皆佩有甲衣,搏杀之下很难一击便造成致命伤,而人的体力有限,猛攻搏杀之下,举刀劈砍、格挡半刻钟后即会吃力,需要喘息,动作随之变慢。因此一旦在最初的激烈攻势下未能一举压倒瓦解对方阵型与胆气、给对手造成大幅减员,形势便会逐渐陷入耗战。

    阶段性的对战未曾间断,流血,观望,对峙,支撑,等待。

    凶恶鏖战带来的动静,被无心的山林木石以及有心的持天子印玺者层层阻隔,短时间内无法传开。

    郭食手持天子印玺,焦灼等待之余,严加留意着各处的消息动静。

    实际情况与计划预料有所出入,太子所在处禁卫准备就绪,原本只需待刘岐出现,即可一击制胜,然而皇帝戒备,出入看望太子,却也贴身携带十余名精锐死忠禁军,而那刘岐小儿踏入宫苑后交手不久,即有薛泱率百名禁军抵达支援……那么短的时间,传递消息都不够,那小子分明是早有戒备,借着巡逻做下了部署!

    这让郭食无法不疑心有内奸作祟,正也因此,他不得不更加谨慎对待,而他虽手持印玺,却也不可贸然调动更多禁军前往——

    一是因上林苑范围太大,禁军呈分散巡逻把守,悉数传令调动需要太长时间,也势必惊动众王侯大臣,极容易使局面失控。

    二则,那鬼魂般的小儿既然早有戒备,又有未知内鬼存在,如何能保证上林苑禁军之中没有第二个第三个薛泱的存在?更何况皇帝还没死,若调去的禁军反为对方所用,那便是自取灭亡。

    政事兵杀非儿戏幻想,那五六十名用以增援太子的禁军是杜叔林尽可能留下的心腹,杜叔林统领禁军,但并非全部禁军皆是杜叔林的私产,皇帝不曾被架空,其中大小禁军统领各有明暗立场,郭食很清楚,太子不具备当场将他们尽数压制的威望。

    此刻太子处并不曾处于下风,绝不能、也无必要心急贸然调派不易掌控的禁军前往——当务之急,是稳住局面,等杜叔林带人赶回,届时一举肃清遗患,将局面与人心牢牢掌控,即可万事大吉!
    第(1/3)页